皇帝的出发点是好的,他怕他的子孙受到武人的阀害,可重文轻武的基本制度发展到一百年后,文人集团不断的疯狂包揽权力,不光剥夺了武人的权力,连皇权都绑架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其他朝代那种“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说法,在大宋是绝对不存在的。
文官集团制定了严格的制度,来限制了皇帝的权力,君让臣死,必须有充足的理由,必须合理合法,要不然,他们就不承认,可以集体来反对皇帝的决定。
用制度来管理国家,管理人,本是一种文明的进步,可制度制定到偏执的时候,往往造成的最大的限制,就是对自己。
皇帝这么威风的职业,在北宋有点变相的成了一种摆设,所以像赵煦这种年幼的皇帝,就很容易被外戚夺权。
不过有一点不得不说,这种制度下,也造成了别人想抢皇帝的皇权,也是极其不容易的。
极致的制度和思 想观念的约束下,文人对皇权还是相当忠诚和认可的,听起来这话有点好笑或者矛盾。
可是在文人心中,我就是忠君爱国的,但是皇帝也不能左右我的思 想,我有什么政见,皇帝必须得认可才行。
于是文官集团开始逐渐因为政见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