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是个买卖人,这些钱对他来说当然不在话下,可对于老孙头这样的人来说,似乎就有些昂贵了。
对于当时的工匠来说,凭个人的本事让一家人糊口还不算难,可要发家,那就难于登天了,即便看老孙头的年纪和样子,应该是一位高级的工匠,或者是位工匠把头。
寻常情况下有人要盖房子,或者要起个什么建筑,请了工匠,是要按天给他们算报酬的。
杨怀仁事前也打听过,一位熟练的泥瓦匠,一天的报酬也不过五六十文,年纪轻一些的,或者小工,也就三十来文的样子。
这么算的话,理论上一个月他们也能赚一千六七百文,小工也有近一贯钱的收入,比起普通百姓的收入来说,也算是高的了。
只不过活计并不是天天有的,而且这活计也是分季节,有忙季淡季之分。
忙季的时候一个月能接上二十五六天的活,就算不错了。冬季活少,也大都是些修修补补的工作,所以工钱比往常还要少上一些。
照真实的情况这么算下来,他们一年下来的月平均收入,也就一贯钱多点。
一贯钱维持一个月的吃喝拉撒,倒也足够,算计着花,也能有些积蓄,只不过吃的喝的,总是上不了档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