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无论庄子里还是学院的工地上,大家伙都干劲十足,劳动的场面更是热火朝天。
几天后,终于来了一件让人轻松的事情。杨怀仁上奏的开府的奏折,最终批下来了。
吏部的官员送了许多官凭过来,文职的武职的都有,总共四十来张。
听起来这数量也不算多,但是好处在于这四十多张官凭,都是空的。吏部的文书只是写明了官职,盖上了大印,却没有写明官凭是颁发给具体什么人的。
而杨怀仁作为通远郡公府的头把交椅,自然有权力去把这些官凭分发给他心里觉得适合的人,甚至不用管这个人以前是不是有过功名。
府官,只在通远郡公府上有点小权,出了郡公府,其实就是虚职,什么权力都没有,也就只能拿出来给别人看看,脸上多少长点面子而已。
但在普通人眼里,官就是官,也是老百姓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了,何况杨怀仁这个通远郡公如今声名远播,全大宋都在传扬他的故事。
这样的一纸官凭虽然没有实权,但不论谁拿出去说他是通远郡公府的一位官员,那也是极其有面子的。
文职官员上,吏部说如果郡公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过段时间会从新科仍旧赋闲在家的举子中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