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之后,在这样寒冷的日子里,从胃里开始,整个身体都渐渐暖和了起来。
很快第一道菜上席了,是道最能代表彝人淳朴,又能显示他们待客大方的菜式,坨坨肉。
坨坨肉之所以得名,是因为猪肉被斩成了二三两的大块,而制作这种肉食的时候,也并不需要添加任何的作料,就是杀了猪,然后把半肥瘦的猪肉切成大块放到锅里煮。
连盐都不用加,煮熟了就直接装在一个偌大的铜盘里端上席来。不过坨坨肉这样做是没有味道的,自然不能直接食用。
铜盘里还放着几个小碗,小碗里装的是加了盐而捣碎的蒜泥,再用以花椒为主,其他几种独特的山里产的香辛料熬煮而成的水浇到蒜泥上,就这么制作成了一种蘸料。
而原本没有其他味道的坨坨肉,便是蘸了这种风味独特的蒜泥食用,没有筷子,便直接用手抓了肉,蘸着蘸料吃,倒是真让杨怀仁等人找到了大块吃肉的快感。
抓一块坨坨肉,狠狠咬一大口,满嘴的肉香和蒜香,的确是一道淳朴实在的美味。
猪肉是取自山里特有的彝家在山上放养的大黑猪,这种黑猪的食物里,包括了山上各种山草药和蘑菇等山味,让猪肉原本的味道就非常鲜美又独居大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