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递给暖阁前的一个内侍,再由内侍传达到耶律洪基手里。
耶律洪基似模似样的看了看国书,便又叽里咕噜了一大通,萧老倌儿站在杨怀仁身后随时翻译着,可俩老家伙都说的贼快,杨怀仁也没有专心听,反正就是些什么两国是兄弟之邦,世代友好之类的客套话。
杨怀仁心中约莫着计算了一下,耶律洪基正式接见他,就用了将近十分钟的时间,想到身后还有几十上百个各路使节,心中叹道,这一头午算是要在这里发呆了。
事实也果然不出杨怀仁所料,接下来递交国书的每一位使节,虽然用时比接见杨怀仁这位宋使时间稍短了一些,可每一位大概也要用去五分钟。
这样一来,等耶律洪基接见完了所有人,大殿外的天空早就从清晨的灰色变成了中午的透亮。
杨怀仁站在一边都觉得累,耶律洪基虽然是坐着,可这会儿也不时的微微挪动屁股,看样子也是坐得屁股发麻。
杨怀仁憋着笑,看看最后一个不知是部落的代表被接见完毕,以为终于可以结束了的时候,耶律洪基吩咐了身边的一个宦官几句话,那个宦官便取出一纸长卷来,走上前来大声朗读了起来。
杨怀仁有点搞不懂,便偷偷问萧老倌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