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里地听着不多,但随行过节的人员太多,队伍走的很慢,这一路竟走了差不多一个白天的工夫。
等到了地方,宿卫军按照事先规划好的区域安排了官员和各国使节,并帮助他们扎起了契丹式的圆顶帐篷。
杨怀仁等人入住的时候,已是夕阳暮色。
北面是山,南面远远的是一片稀树林地,山地和林地之间夹着的,便是一片平坦的草场。
草场的中间,有两个大小差不多的湖泊,仿佛两只大地精灵的眼睛镶嵌在草原之上,湖泊的北边,恰好是一片游牧栖息的好场所。
契丹人临水而居,不仅仅是传统,更是游牧生活的需要。草原上的湖泊,或者哪怕是一眼望到边的水泡子,四周都居住着牧民。
水泡子可以提供给游牧百姓水源,同时这些水泡子附近的草场因为水量充足,草场上的牧草也生长的格外茂盛,为牛羊马等牲畜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北方草原也终于迎来的阳春,湖泊附近的牧草,也确实比一路走过来见到的草原上的牧草更强壮了一些。
不仅仅是个头大,草叶也格外的肥美,因为过节而被带过来的数千头作为食物的牛羊,在这里一放,它们便都直奔湖泊边缘的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