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怀仁又问,“那不对啊,望湖楼的名声好像也叫的挺响的,他们没必要为了争抢生意,把自己的招牌扔了,偏偏来抢夺你们家的招牌啊。”
掌柜的觉得自己有理,声音也渐渐大了起来,“说的是这个理啊,望湖楼就做望湖楼的生意好了,大家虽然是做同一行买卖的,可住着邻居这么久了,多少也有些交情。
可他家三年前忽然改了文武楼的招牌,就是故意跟我们过不去了,此等恶劣行径,在老百姓心里也是为人所不齿的。”
老和尚插话道,“且不说菜做的如何,对面酒楼如果真是这样做了,那还真是他们短了礼,就算是争买卖,也没有抢夺人家招牌的道理。
对了,他们这么做,官府就不管吗?”
如今虽然没有后世那种工商注册制度,但开门立户的干酒楼买卖,也是需要去官府办理一些手续的。
有些类似后世经营许可,卫生许可和贩卖酒类许可等官府文书,是必须要有的,而且官府为了方便管理这些买卖家不至于搞混了,在一定的地域内,是不允许同行业用同样的名称的。
就算官府不愿意掺和这些民间买卖家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杭州城这么大的地方,开酒楼的商家也有成百上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