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的意义又可在呢?
对一个克扣自己粮饷的将军,谁又会发自内心的佩服他,崇敬他,上了战场会之后又会听他的指挥,追随他左右呢?
另一点,平时或许还好,若是当了战场上,将军如果不上阵作战,不冲锋在前起到带头作用,将士们是很难有士气的。
所以古时候更强调一线作战的将军和将士们的个人武艺以及作战水平。
计谋之类的东西,虽然也有很大的用处,但实际上绝大多数战争,都是基本的军事实力强弱决定了胜负的,利用计谋取胜的战例虽然出名,却只是少数。
所以将军参与实际战斗,一支军队的战力就强,反之,将军都不冲锋,将士们就更心里没底了。
杨怀仁作为大帅,和下边的将军校尉还是有所区别的,将士们也知道大帅并不是个武人,和那些武艺精湛的将军们不是一类人。
一直以来,除了在清平关上,杨怀仁还真没怎么亲自上过战场作战,更多的则是用他的小聪明小智慧小点子,来帮助大军在战斗中取得一定的优势。
所以杨怀仁平时只是站在后方观战,将士们心中也没什么好说的,何况因为他现在的地位超然,将士们也不想他出什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