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午的躲在某个阴凉的旮旯里睡上一觉,那是真的舒坦。
不过他们没睡了多久,脚行的把头便把他们叫醒了,说是来了新的活计。
大多数脚夫累了一头午,钱赚的也是往日的三倍,觉得多接一趟活少接一趟活的也不打紧,不如舒舒服服睡个午觉,便没有立即起来。
脚行把式见他们懒洋洋的,也不喝骂,而是把几个银裸子直接扔到了地上,发出来略显沉闷的脆响。
金块银块砸在地上的声音很特殊,似乎有一种让人着迷的魅力似的,一下引得几个脚夫一个轱辘爬起来瞧看。
宋代的银裸子是融化的银水浇在陶盏里搅动冷却形成的银块,带着螺旋纹,四边向上翘起,模样比大块的银饼子要好看的多,便于携带,也是后来元宝的雏形。
官府一般铸造银饼子或者银冬瓜,是为了上缴库银方便计量,而普通商人为了交易的时候方便点算,也按照各自的需要铸造了类似的银裸子。
这就造成了不同商家浇铸的银裸子大小是不一样的,大的有十两二十两的,小的也有一两二两,甚至是一钱两钱的,平时用起来很方便。
杨家浇铸的银裸子就非常特殊,三钱重,不大不小,便于携带,也方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