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来不管是他们自愿还是被那些国家招募的,他们觉得自己还有出路,还能把自身的才华发挥出来,于是便去了外国。
杨怀仁记得在交趾的时候,遇上在交趾当官的大宋文人,还从心里觉得瞧不起他们,恶劣一些,还觉得他们没有气节。
可现在想想,人在没有出路的绝望情况下,做出那些事来也不是不能理解。
人都是要实现自我价值的,这种需求在读书人身上就表现的更明显。
也就是说,那些没有机会出仕的士子,如果将来给他们一条可出仕为官的路,他们肯定不愿意背井离乡,哪怕是在军中出任文职,他们也绝不会挑三拣四的。
这都是人的认知问题,当了官的看不上军中的文职官职,可没机会当官的,这就是香馍馍啊。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给他们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