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一路西征,横跨半个世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区区东瀛简直不值一提。
结果并非如此。
正面交锋,哪怕蒙古人下马,也远不是东瀛士兵所能匹敌,但东瀛人却是一个了解海洋、依靠海洋、努力驾驭海洋的民族。
面对蒙古军的入侵,他们在沿海地带花费了五年多时间,筑起了防御石墙,凭借此墙,攻守自如,要么使敌军暴晒于海滩,无法靠近陆地,要么分割敌势,以多攻少。
而一旦敌军退往海上,又时常有台风、暴风雨席卷,第一次蒙古大败,就是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使得蒙古战无不胜的神话,在海战中被彻底粉碎。
第二次战败是因为内部不稳,高丽拖后腿和又一场台风,天威之下,岂是人力所能抵挡?
当忽必烈意识到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元朝,他终究不似杨广三征高丽那般魔症,恢复了理智,选择了放弃。
那两场惨败,距今也不过两百年,大明要攻东瀛,面对的还是类似的问题——天时地利!
常理之下,于谦乃治世能臣,自然有理,可惜他终究无法明白世间大势:“你以为东瀛使者来京,是为了求和?”
于谦怔住:“陛下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