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嬴政对于楚国这历来的姻亲,显然是十分郑重的。
横成则秦帝,纵成则楚王,楚国地大物博,又多年未经战乱,国内兵力雄厚,不逊于大秦多少。
历史上秦国灭楚,其实还占了些楚国内乱的便宜,即便如此,首次大战还尝到了败阵,直到王翦出马,使用疲敌战术,才大败项燕。
后来所传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其实并非是什么了不起的预言,因为根基摆在那里,其他五国本就弱小,再被覆灭,只能充当帮凶,唯有楚残余的实力最强,如果秦动荡灭亡,那自然是它的功劳。
而覆灭燕赵后,嬴政就将目光放在楚国上,他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权衡利弊后,封昌平君为相。
楚系外戚被稳住,心惊胆战的楚王也被安抚,继续过太平日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质子入楚,就显得顺理成章。
不过从全局来看,还是急了些。
楚国如今最大的弱点,就是不知进取,唯有秦人攻过去,他们才会反抗,而不知主动联合各国攻秦,灭此大患。
所以虽然现在的秦国兵力,对楚不占据绝对优势,可一旦消化了燕赵之地,彻底统一了北方,以北攻南,则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