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圣上,依臣之见,李啸斩3o级,官阶可越过指挥佥事,指挥同知,直升为指挥使一职。至于军职差遣,此人原为把总,可越过千总、守备、升至都司。却不知圣上是将此人留于军中,还是外放卫所?”温体仁想了想,低声回答道。
崇祯听了温体仁的回答,却不满意地摇了摇头。
“卿之意见,太过中规中矩。于今之世,我大明官军对鞑子畏怯如虎,难得一胜,这般境况之下,当需对有功将士大加奖赏,方可激其为国效力之心啊。”崇祯一声轻叹,脸上便已是肃然之状:“就拿山海关总兵尤世威说,自出援大同以来,整整两月碌碌无为,拥兵观望,坐视鞑子攻陷州堡,连代王都来密信来向朕告状,实实让朕气闷。朕现决定,将尤世威革职听堪,让斩获鞑子级2oo级的前锋营副总兵祖大乐,代替其职继任山海关总兵,加官阶为右都督,赐武勋为护军,以为恩宠。至于那既有级又有诸多俘虏立下大功的李啸,亦如此办理。”
“哦,那陛下的意思 是?”
“擢李啸为卫指挥使,军职差遣由规定的都司,限晋为游击,赐武勋为轻车都尉,加散阶怀远将军。”崇祯一字一句,话语清晰地回答道。
“皇上这般荣宠,那李啸想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