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的话,那么拿来种桑缫丝,每年可获生丝三十万斤,售出可得银子18万两!
而且,生丝这种东西,若只在国内销售的话,价格不算太高,真正利润大的,乃是对外出口贸易。
明末海外贸易资料显示,当时许多洋商从广州购买生丝,然后贩回欧洲各国,或者转运美洲墨西哥等地纺织,其进货价约在每担16o~18o两之间,约为国内市场价的两倍多!如果是质量好,品相佳,份量充足没有弄虚作假的优质生丝,更可高达每担26o~3oo两之多!
李啸不觉想起前世的历史书的记录,那大海商兼大海寇郑芝龙,由于完全垄断了对日贸易,在把福建生产的生丝贩运到日本后,每担的出手价更高达让人叹为观止的6oo两!这个近乎可怕的价格,达到国内市场价格的9倍多,实在是完完全全的暴利!
因此,生丝贸易成为郑芝龙迅崛起的重要财源,甚至,在福建沿海,还传开了「一船细丝朝东去,一船花银往家来」这样的的儿童民谣。
“大人,这些由盐碱地改良而成的桑田,桑叶产量,当然不能与上好良田相比,一般来说,这样改良的桑田,约可产桑叶1ooo斤左右,可缫丝5至6斤。”
郑如宝这一说,李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