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水师后,才能保证将来台湾的粮食,顺利地运送到北方来。保护粮道的通畅,将会成为李啸军的重中之重。
只是想在短期内,打造一支强大的水师,谈何容易。
除开工匠与水手不足外,最基本的一点,便是李啸军船只,极度缺乏。
李啸其实也知道,即使有合格的造船期工匠,想在短期内造出大量的船只出来,也是不现实的事情。
因为,要造船,先要造干船坞。
说起来,这干船坞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工艺。欧洲第一个干船坞是在1495年建筑于英国的普兹茅斯,从造出这个干船坞开始,英国才至此走向其海上争霸的兴盛之路。
然而在这之前9o年,大明的宝船之家,位于松江的龙江船厂就造了七个干船坞,其中有三个是长约五百公尺、宽约四十公尺,可以建造万吨巨舰或者同时造大量千吨船的巨型船坞。
龙江船厂便是靠这七个船坞,在三年之内造出两百多条大船,作为下西洋的主力航行到东非。
当然,宝船是否真的达到万吨排水量,如今已不可考,但不要说万吨,光是三年建造千吨级以上的船舰两百艘,就是极为惊人的数字。
这个巨大的造船数,过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