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每匹棉布的长度,其实足够做3名成年人的衣裳了。那么现在加上李啸要新招揽的流民,其治下约12o余万百姓,以每人一年需置3套衣服为标准(事实上,对于大多数贫民来说,一年2套足够了),那么一年总共需置36o万套衣服,约需12o万匹棉布进行供应。
这样的话,李啸还有6oo万匹棉布,可以用于对外销售。哪怕维持3钱银子的批价,亦是18o万两的销售额,刨去成本,亦有近12o万两银的纯利润。
这个利润率,虽然不能与生丝和绸缎相比,但相比种粮来说,其实还是十分可观的。
而如果李啸能拓展海外销路,将产品销售到国外去的话,这棉布批价格,当然可以进一步提升,利润也会大幅上扬。
其实,现在李啸之所以打算要用这么多的田土开成棉田,主要出于两点考虑。
一是为了应对将来,下辖人口继续上涨的话,能有充足的棉布供应军民百姓的需求。二是因为船厂要建造大量的风帆战舰的话,也需要大量的厚实棉布来制造船帆。
李啸听取了船期厂厂长林大壮的意见,为了和西洋船只一般,追求高灵活,那就必须使用较大的风帆面积,因此不能用传统的中式硬帆,而要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