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接下来,卢象升询问各人兵马数量之时,他所得到的数字,却令他大为失望。
原来,这些入援兵马,并没有卢象升所想象中那般多。象大同总兵王朴,带了4ooo兵马,山西总兵虎大威,则带了3ooo兵马,而前段时间与唐军交战以至损失颇重的杨国柱,则只带了2ooo兵马。再加上卢象升自带的宣大5ooo精锐兵马,不过1万4ooo余人的兵力。
卢象升算得清楚,就算十万清军分兵三路,那一路也有三万余人的军兵数量。若仅凭自已所拥有的这点兵力,莫说消灭这一路清军,只怕是给这些战力精悍的精锐清军,塞牙都不够。
不过,深知大明官军内情的他,心下也知道,象王朴、虎大威这些人,倒也不是对自已有意见,而刻意少带兵马。他们之所以只带了这么点兵马前来,完全是因为这些将领大吃空饷,喝兵血,除了将钱饷用于自已享乐外,便主要供养是自已家丁。而部下军兵,却多是粮饷不继,饥寒交迫,连维持生存都尚是困难。这种卑鄙恶劣的做法,最终导致,兵册帐面上的兵员数量,与实际军营中的军兵数量,相差极多,几乎完全是两回事。
卢象升悲哀地想道,官军这个吃空饷的毛病,在大明朝中,怕是全国各地莫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