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才能知道最终结果吧。
而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这样极其沉重关乎国运的选择,现在要他这般紧急作出决断,也着实难为了他。
归根到底,崇祯虽然是又勤政又有志气的皇帝,但他自身才能实是太过平庸,且又多疑寡断,喜怒无常,擅杀大臣,加上从小又未接受过系统的帝王训练,种种不足叠加,让他的缺点无限放大。
而在这个只有明君强主,才能有所作为的明末年代,崇祯这样的平庸皇帝,执掌这个已是千疮百孔日趋没落的大明帝国,实在是力不从心,难于胜任。
头脑之中一片迷蒙的崇祯,忽然想到,李啸曾在奏章中,向他提过下一步要如何决断的对策。
崇祯双眼一亮,便对杨嗣昌说道:“杨阁部,唐国公在奏章中,却是这般对朕说的。他说,若要尽快让清军退出关去,他也不反对与清军议和,但是,却有一个前提条件。”
杨嗣昌心头一凛,便道:“唐国公所言之条件,却是如何?”
“那就是,一定要打出一场大胜仗来,在这般前提条件下,才能让清军知难而退,从而被迫与我大明议和。他还说,如果我军一败再败却无有胜绩,便去向清人低头求和的话,那清人便可一面以和谈为诱饵,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