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梁朝吉翂曰:“翂求代父死,死罪之囚,唯宜增益,岂可减乎?”(我只求替我父亲去死,犯死罪的囚徒,就应该再多一个,又怎能少了我?);就连孔老夫子都说:“居父母之仇,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父母之仇没报前,就当睡在草席木枕头上警醒自己不忘仇恨,不当官享乐,与仇人不共戴天,记得随时拿着兵刃,万一出门遇到了杀父母仇人了呢?都省得回去拿了,可以直接抄刀子玩命....)等等太多关于为父母报仇雪耻或代父受死的典故名言在各类传记史书中大书特书,广为儒家弟子所传唱。
反过来讲,在唐朝《唐律·斗讼》中规定:“詈祖父母父母者绞”(只要你敢辱骂一句父母长辈,就可以立刻判你个死刑。)虽说中国古代经典案例中也有判定处死为父亲报仇的凶手,可此类案件大多都引起了当时社会激烈的愤慨与争论。
梁世杰现在做的就是这般打算,他又说道:“这些时日我有心拖延断案结果,为的就是看大名府民众间的反应,如今看来,差不多也该有个结果了......”
都监李成听罢不由得也连连点头,可他忽又问道:“可那萧唐既然在逃窜时就敢杀人,甚至更在光天化日下胆敢当街杀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