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的,流民中黑大粗壮,皮肉结实的,面相朴实或者威武,而见了官府公人有些畏避害怕之人是募兵的最佳选择。
因为萧唐记得在明朝嘉靖年间,浙江、福建一带遭受倭寇烧杀侵掠,而浙江巡按监察御史胡宗宪苦于浙江卫所官军战力低下萎靡,也决计不信能在浙江训练出好兵来,可是被被调往浙江都司任佥事兼参将的戚继光却力排众议,于本地招募新军又接受其指导训练,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却也拉练精锐劲旅“戚家军”,而现在萧唐招募新兵的条件,无疑也是效法那南平倭寇,北御蒙古而立下赫赫战功的的戚少保。
北宋时节,招兵的主要标准只是身强体壮,昔年宋太祖赵匡胤曾亲自挑了批壮硕的军健做为“模板”,分送各地军司让将官倚样板招募新兵,后来又等长杖,按身长尺寸招兵,高大强壮的当禁军,矮小瘦弱的当厢兵,至于新兵的为人秉性?北宋行伍军旅的兵源一大部分来源于吃官司被派出充军发配的“贼配军”,还有的就是各地吃不上饭的难民百姓,还能有甚么统一的标准?
而按照戚继光的选兵标准,体格强壮,而性情彪悍也并非最佳适合的人选,对于官府公人有胆怯之意,又常年干体力活而身体壮硕的老实农夫更会服从教头、军官的命令,那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