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物质生活匮乏,这些军汉也都需要一种精神 力量的支撑,而在西北地界去苦中作乐,做为个表达发泄的方式就是高嚎酸曲山歌,以此来稀释对于现实的苦难与寂寥。无论是边关将士,还是贫苦百姓,这倒也是充斥着西北风情的民歌曲调一直流传到后世的一个因由。
只是现在那个年纪约莫三十岁上下,一脸络腮胡子的军汉正美滋滋的嚎着,不远处却又有个汉子起身骂道:“胡老六你个闷怂!嚎得尽是个甚么?你想寻婆娘只顾在心里念叨去,听得老子颇烦很!”
那被称作胡老六的军汉却把眼一瞪,操着一口方言口沫横飞的骂道:“咋咧?行军中不许吃酒,老子嘴里便已淡出个鸟来,这还不许让老子唱咧?你娃司伙把讷动嘎子,教你咬讷个锤子!”
那两个军汉越说越僵,似乎还要挽胳膊捋袖的要动手较量一番,旁边歇息军健不仅不拦,反而还齐声吆喝鼓噪起来,甚至有四五个人又掏出些铜板碎银,对着那俩军汉指指点点,似是要下注押谁能打得过对方。
虽然这伙官军人马看似军纪松弛,并且各个桀骜难驯,可是从他们每一个的神 情气质也大概可以看出,这六营的人马,几乎都是过惯了刀口舔血的日子,真要是操刀子杀敌谁都不会含糊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