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发愁粮食不够,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在南中。因为担心粮食丰收引发谷贱伤农,继而因为农民手中没有现金,无法购买工业品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却是南中军从上到下各级官吏们发愁的事情。
“我们如今在九龙江有大小七百多个屯堡、田庄、农场之类的所在,在湄南河地区从事水稻等作物种植的,也有二百余处,这些屯堡农场,多的雇工上千人,牛马数百头,少的也有一二百人。数十头水牛,总计耕作面积截止到本年插秧之前,为一千三百二十七万零八百三十七亩六分。就只按照每亩出售一石余粮计算,也是一千余万石余粮。何况,这个数字至少要翻一倍以上。”
翻一倍以上?也就是说。在单单两个新垦区,就要有将近三千万石粮米要在市面上出售。这个数字,一下子就让高层们有些魂飞魄散了。
“这个,我们得筹备多少钱来收购余粮?还有,除了各处仓廪和村镇的思 无仓等处之外,上哪里去找仓储之地?还有,这些粮米收购了之后如何处置?”
“更要命的是,粮食收购价怎么定?低了,正所谓谷贱伤农,高了,我们怕整个市面就乱了!”
人们在会议上开始根据各自部门、各自的职责开始争论起来。围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