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忙忙的,几十名火铳手冲到阵前,朝着数十步以外的南中军队伍开了火铳,随着扳机的落下,他们的火绳枪也很是敬职敬业的向对面发射出了一枚枚弹丸。
不客气的讲,这些团练手中的火铳,比之官军手中的火铳质量要好上不少,最起码,每一支火铳都能够打得响。而不是像明军手中的鸟铳一样,虽然射程远。但是威力小,在数十步外便没有了什么杀伤力。而且明军火器操作时失误多,意外多,很多火器临战时打不响,又因为质量问题容易炸膛,还有就是因为火药昂贵,许多明军部队不舍得平日用来训练。这样一来士兵们在实战过程中心理素质不过关,沉不住气,没等敌军进入有效射程就忍不住开火。敌军还没进入最佳射程,火铳里装填的弹药就已经打光了。而且铳管因为过热也不能在短时间内继续发射。这就造成了明军不太愿意使用火器的原因。但是。因为这群人是团练,他们手中的火铳是自己不惜工本打造而成,从质量和工艺而言都是可以出口卖给佛郎机人的。另外还有十余只火绳枪干脆就是从南中卖出来的。
只可惜的是,这群团练犯了和明军一样的错误。没有等到进攻的敌人进入有效射程便开火射击。更不要说等待敌军进入最佳射程时再行集中火力进行攒射了。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