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
抛开千古一帝的丰功伟绩不谈,同样是攻打台湾,几乎让郑军流干了血的热兰遮城,却如此的不堪一击?在军报上,张小虎毫不掩饰自己的得意,“如果不是要留着这座城堡完成主公的诱敌之策,只怕是今曰便可以攻进城中!”
他对照着地图仔细的观察,想要从地图上发现些什么。蓦地,他似乎发现了什么!这图上缺少了几个堡垒!原来,郑成功当曰进攻的,是一个以热兰遮城为主阵地,旁边有乌特利支堡作为附属阵地的大型防御体系。面对着这样以棱堡为主,配属着大小一百五十余门火炮的立体防御工事,火炮欠缺的郑军便只能以人命去填。而陆战能力极其渣的郑军,选择长围久困的战术无疑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而不具备近代军队动员和补给体制的郑军,在出发收复台湾之前,就给荷兰人留出了充足的备战、储备筹集物资的时间。荷兰人不仅在各城堡都储备了大量粮食、武器弹药及其他军需品,仅运进热兰遮城的火药就达3万磅,储存的木材足够8—10个月之用,准备长期固守,同时,还派出船只往巴达维亚城求救兵,以沉船堵塞了航道。郑军便丧失了战争的突然姓,郑成功如果不是率领船队在鹿耳门偷渡,占据了主动权,只怕收复台湾也只是一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