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敌如虎。临阵脱逃,劫掠州县,都是丝毫罪名没有,顶多是下旨申斥几句。
除了欺负文官手中没有兵马之外,更多令朝中官员不满的,便是皇帝的偏心眼。
以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的郑崇俭,当日张献忠反了,督师杨嗣昌在四川剿贼兵力不敷使用,便檄调他所部秦军入川会剿,结果在玛瑙山击败张献忠后,郑崇俭便撤兵回了陕西,二人之间便埋下了芥蒂。十月间,当李自成窜入河南之后,杨嗣昌为了推卸责任,便上奏朝廷,指责郑崇俭不该撤兵回陕西,甚至不该撤围而走,将放李自成出了神 农架大山的黑锅结结实实的扣在了郑崇俭头上。年前便被削去了官职,等候处置了。
这还是对待朝廷官员的体制吗?这将朝廷官员的体面丢到了爪哇国去了吗?
朝廷大员们想到了爪哇国,立刻又联想到了那个擅作威福与阉党勾结紧密的李守汉,皇帝命王德化往南中去宣旨,命他带兵北上到辽东军前效力,一去便不见了影子。
满朝的文武大员无不是打叠起精神 准备看皇帝如何处置这位素来在皇帝口中是公忠体国典范的李守汉李大人。
正在朝堂之上一片死寂,静的如同千年古墓一般,崇祯叹了一口气,知道今天的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