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剿饷原吸尽百胜之膏血,实杨嗣昌流毒于天下也。”
“中原百姓苦矣!辽饷、剿饷、练饷,断断不可再征!臣家乡有人投书至,言河南连年蝗旱之灾不断,岁乃大饥,人益不敢粜谷,谷以踊贵。米麦斗值钱三千,禾二千七百。人相食,有父食子、妻食夫者,道路无独行之客,虽东西村亦不敢往来。其颠顿死于沟壑者群聚而刲割之,顷刻而骨骸相撑矣。官吏捽而捶杀之垒垒焉,不能禁也。其桀黠不逞者遂相率为盗。于是鼠窃狗偷千百为群者不可胜数,如一条龙、张判子、宋江、袁老山之属,众皆万许。而临颍一条龙、寿州袁老山,其徒尤众,斩木折钧,往来梁宋之郊无虚日,日以益多。若是再行加派,只恐襄阳、洛阳之事,重演于南阳、潞安等藩封!”
在朝堂的御史言官们,充分发挥了胡搅蛮缠的职业特长,不断的转移话题,将人们关注的焦点从该不该给李守汉封赏,给不给封赏,变成了辽东军饷来源,和是否对中原各地继续开征三饷,继续加派。
渐渐的,人们的火力开始集中,炮口逐渐指向了被崇祯恩宠一时,称之为盐梅上将的剿贼督师杨嗣昌。
以兵部尚书陈新甲为首的力挺杨嗣昌一派,和对李守汉、杨嗣昌这班误国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