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腰包必须要做得大一些,否则是无法装下那么多银元的!
对于以棉花、小麦为主,红薯、玉米、土豆等外番来的作物进行试种的方略,各地官员都表示赞同。大明的官员别的本事没有,摸着石头过河,甚至是等别人过了河之后才下水的本事却是有的。前些年,杨鹤、洪承畴、张彝宪等人治理陕西时,为了干出成绩,张彝宪曾在陕西当地强制推广红薯与白薯,结果却是闹出了民变。哪个官员也不愿意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为了搏政绩反而搞出事端来。
(在无数的穿越中,猪脚解决粮食问题的利器,那些玉米、红薯、土豆等高产耐旱作物,这些高产作物要在农民当中推广,而且要进行适应性驯化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没有适应当地地理气候的相应良种,就算找到这些作物,勉强种植上去,产量也达不到满意的效果。
事实上,红薯等高产作物从万历年间被福建的陈姓父子从吕宋引进,经过了数十年在福建、广东等地才推广完成,一直到清时的乾隆年间,才在中国北方广泛推广。
没有良种,红薯与玉米等物,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有优势。从徐光启开始,为了让红薯等苗种在北地存活,就努力了好几十年。光是一个红薯的育秧技术就让徐阁老忙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