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地渲染出江南风气的浮华的一面。“空头“的本意,就是说谎。苏州人造假,爱报虚价。近代苏州鸳鸯蝴蝶派作家的程瞻庐,深刻地洞见“苏空头“之不堪一击,他为之痛心,也为之扼腕,奋笔挥就了《空头码子》一:“空头空头,出在苏州。苏州空头,名冠九州。身上穿的是绸,嘴里吃的是油。其实暨家眷等凑,不出十千八千的当头。出门时轻裘怒马,卖弄他公子风流。入门时缩手缩脚,棉花胎里经过了几度春秋。描金箱子白铜锁,里面只是空溜溜。空头空头,空到何时才罢休?”
古代另一则经典笑话:一人初往苏州,或教之曰:“吴人惯扯空头,若去买货,他讨二两,只好还一两。就是与人讲话,他说两句,也只好听一句。”其人至苏,先以买货之法,行之果验。后遇一人,问其姓,答曰:“姓6。”其人曰:“定是三老官了。”又问:“住房几间?”曰:“五间。”其人曰:“原来是两间一披。”又问:“宅上还有何人?”曰:“只房下一个。”其人背曰:“原还是与人合的。”
也好,你不是采取软磨硬泡,不反对不合作的消极抵抗方式来对抗本官吗?那好,本官就先打上门去,看你们该如何对待!
在《缙绅一览》这种合法公开出版的联络图、护官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