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出力。可是,朝廷有那许多的官职差使安置这许多人吗?”马士英很婉转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爷,你却有所不知。若是照某家在闽粤和南中各地的做法,便是一个村子的村长、守望队的队长也是要官家任命的,这样的好处便是政令通畅,不至于有中间流失,打折扣,搞变通的。”
马士英是在现有的朝廷体制内考虑问题,他担心的事是出现大量的冗员冗官,让朝廷原本就不怎么宽裕的财政更加捉襟见肘。进而影响北方的战事,耽误了大明的中兴。虽然有李守汉这个金主愿意提供饷源,可是,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和官员,他却不太愿意让李守汉通过这样的手段一步步的扩大自己的影响,进而成为一个权臣。
但是,李守汉却不这么想。他的做法是有现成的经验在的。官员不要说配属到村一级,就算是配备到乡镇,那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而且,朝廷派出的官员到了乡镇一级,非但不会对财政造成压力,反而会造成财政的增收。原因嘛,很简单,那些原本包租、包税的,不用缴纳钱粮赋税的乡绅豪门,不能再通过操纵乡镇政局来偷逃税赋了!
更有一点,日后这些官员有很大一部分是要被派到黄河以北、长江中游的地区去任职。那里,对于弘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