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永乐年间建成大型粮库(亦称“草场”)一座,属于朝廷重要粮仓之一,据史料记载: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八月间,南京金川门粮库失火,一次就“焚烧粮食三十九万八干包之多”。储存规模由此可见。
1907年两江总督端方修建宁省铁路时,金川门洞下一米多深的地方曾掘出一块石碑,上刻:此路变成铁,大清江山灭。当时修路工头不敢声张,为免招来杀头之祸,便命人砸碎石碑,扔进了金川河。说来也巧,果然,次年,光绪和慈禧相继死去,宣统登基时哭着喊着“不在这儿待着了,要回家。”他的父亲摄政王载沣给他捧哏说:“就完了,就完了。”不出几年,清朝真的就灭亡了。这一奇闻,至今还为南京百姓津津乐道。
虽然这里因为朝廷迁都,天子守国门的因素有些没落,但是,大量的粮米物资储备却仍旧在这里。多铎刚刚一过江,便在洪承畴的要求之下,派兵严密控制了这一带。
此时,负责金川门周边地段守卫职责的甲喇章京宁尔佳站在用土夯就的城头上,瞠目结舌的向北面江面上眺望。眼前,是一片火海炼狱,两耳之中充斥着哭嚎呻吟叫骂声,口鼻之中满是焦臭和焦糊味道,那是木头、船帆和人肉在一起燃烧被烧焦了产生的混合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