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
这些前辈当年闯下的基业,就是在几十年之后的时代,也令这些老人唏嘘不已。
当时所谓的官道,指的是县里通往衡阳和广西两地的主道,也是湘楚南下的主道。本来是不经过我们这个村里的,而是在十余里外的一条古街路过。
作为附近最先崛起的富户,村里的四个富户先想到的便是给村里修路,这一点在许多年后,我们这里又出了一个级富豪,却从来没有过类似的想法,可能是时代不同了。
而其中最为积极的人,便是在解放前那个时代,个人便居然已经拥有一台汽车的富豪。如果论辈来说,他和我太公乃是堂兄弟,大名人称魏翰公。
不管后世如何评论,魏翰公当时做过一些什么,那都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是官道改道我们村里过了。
这在当时自然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是因为正好碰到了鬼子攻湘,四下里人心惶惶。有人说鬼子要打过雪峰山来,有人说鬼子已经到了湘潭。
反正在那个信息滞后的时代,人们无所适从的盲目。在政府一声令下,说修路抗战的由头下,这条路改道成功。
因为说到改路,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政府召集了不少流民和难民来修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