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短缺。
老百姓的想法很朴实,自己的日子过的一般,那是因为家里的劳力不够,所以很早就需要孩子干活,替家里分担一些责任和任务。于是这些上学的孩子都被召回来,成为了家里的半个劳力。
这还只是当时普通的家庭,还有那些为了生一个儿子,进行所谓的传宗接代。而努力的逃避着当时的政策,偷偷进行造人的家庭,更是往往为了口粮的问题而愁。
父母为了每年能够吃饱这个问题,可以说动家里所有的人口去劳动。刚刚田土到户的年代,亩产不过四五百斤。人口多的家庭单靠粮食生活,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那个时候,地瓜和土豆也是主要粮食之一。而且那时候湘楚也没有引进玉米这种作物,每家养的大小麦,往往一年能有两三百斤的收成,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后来大家能够记住杂交水稻之父,那也是有历史原因的。
为了增加家里的劳力,以求田地里多一些收成,老百姓往往都是起早贪黑的劳作。那个时候的乡里人,好像一天到晚有干不完的活。
于是每个家庭经常是,哥哥姐姐带着弟弟妹妹长大,还要出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为家庭减轻一些压力。后世的孩子很难理解,我们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