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好了些,基本上都能吃饱了。于是大家对于这个习俗便也重视了一些,毕竟在温饱无法解决的时代里,谁会去管这些事情。
村里用电是周围乡镇里最早的,本来按照我父亲这一辈的想法,就是老屋大院里也用上电了,堂屋门口这盏长明灯在过年的时候,就应该用电灯取代照明。毕竟这个时候电灯照明的效果,和历来的油灯比起来的效果实在相差太多。
但是好像我父亲这一辈这个时候说话,在村里的效果还不算最好,即使有些人已经很有话语权了,真正有事的时候,还是需要大家商量肯才行。因为当时听到这个提议之后,便有些老人便不紧不慢的说,村里的电机也不稳定,虽然正月里是天天供电,但是指不定就在什么时候停了。
他们还说如今大院里住的人少了,这些年搬出了不少人去,大家想法已经不一样了,留在大院住的这些人也各有想法,自然不想这些费用由自己一家出。我父亲等几个主事的,看到因为大家的事情,也不能富裕到由一家一个人的话有些晚,但是她显然听到了哭声,这自然让我心里有些隐隐的高兴。毕竟我一直以为是我一个人听到,没有想到的是永蕙终于听到了。
这个时候不管外面是什么情况,至少我已经不是一个人面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