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是个实在人,如实答道,“此类千多言的曲谱,刊印成册,不过十几页,造价最多两三百文,售价一贯,便已经大有赚头了。”
“才卖一贯钱?”杜甫似乎很瞧不起王维的报出来的这个价格道。
这个时期的纸贵,一张能写下一百个指甲壳大小的毛笔字的好纸,至少三文钱。
印类似的曲谱,大多还会用香墨,以提升其逼格,这种略带香味的墨丸,一个可能在百文以上。
十几页纸的一本曲谱,加上墨水,雕版印刷,装订的制造成本,两三百文,算是实价,然而,他还没有把出售这种售价一贯钱的书册的税收算上。
要知道,这个时期关市上的商税,基本都是实行的十税其一,运到外地出售的货物,还需要交过税,三十税一。
这么一算,王家如果不偷税漏税的话,一本曲谱,也就赚一倍多一点的利而已。
“一贯钱一本,不便宜了,这也是因为龟年兄作的曲比较好的缘故,单单只是在长安和洛阳两城,我王家就有把握卖出去上千本,如果全国的话,过万本也不在话下,如果卖的太贵,就会有人手抄曲谱去售卖了。”
一本曲谱,能给王氏带来过万贯的收益,虽然整个周期可能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