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尚书刘知柔在他之后继续道,“陛下,若农人不思 务农,那么朝廷将来的税赋,就很难得到保障。
若匠户不做工,那么,朝廷就很难召集大量的工匠来做大型的建造工程。
若是商贾能与农工合流,以他们手上握有的财富,也会瞬间凌驾在农户和匠户之上,若是让此等人进入官场,则会带坏官府风气,于朝廷的长治久安不利。”
“臣等附议。”
第二波大臣们一齐喊出这一句之后,李隆基的表情明显有些不好看,作为一个进入政治场二十多年的人,他又怎么会不了解社会上的各种情况呢?
难道,天下的百姓,会因为朝廷一个政策,就不做自己的事情了?
不可能的,这些政策,仅仅只是给了百姓一个宽松的环境而已,只是百姓们有了更宽松的环境,就会冲击士大夫群体的利益。
要知道,目前,大多数的商贾,都是托庇在权贵士大夫门下的,利益也就大多数归到他们的名下,以后可就不一定了,因为大量的农户,工户会涌入商人群体,商人,也不需要再继续托庇于那些士大夫名下了。
所以,朝堂上这些人虽然把话说的冠冕堂皇,其实都是在为自己的利益发声,李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