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坞“,世称“郿坞“。
坞中广聚珍宝,积谷为三十年储。
自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可见,如此气势恢宏的坞堡,并非能够轻易拿下。
另外,坞堡又称坞壁,是一种民间防卫性建筑,大约形成王莽天凤年间,当时北方大饥,社会动荡不安。
富豪之家为求自保,纷纷构筑坞堡营壁。
东汉建立后,汉光武帝曾下令摧毁坞堡,但禁之不能绝,由于西北边民常苦于羌患,百姓又自动组织自卫武力。
黄巾之乱后,坞堡驻有大批的部曲和家兵,成为故吏、宾客的避风港。
董卓之所以在距离长安两百六十里外,修建一座形同长安城一般的坞堡,就是为了当做避风港,以及为家人养老。
再有,郿是董卓的封地所在,所以修建坞堡没毛病。
有毛病的是,董卓为了修建坞堡动用二十余万贫苦百姓。
同时,为了方便长安往郿坞,依地势起伏、跨沟越涧,修筑一条长度在两百六十里的“驰道”,这条驰道高34米,顶宽14米,底宽21米,为黄土夯筑,气势宏伟,有如东汉的“高速公路”,使人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