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松才是主帅,他坚持己见,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做出这个乘胜追击倭军的决定,首先是李如松打心眼里看不起倭军,觉得他们不堪一击,其次是希望借助此行,快速解决整个朝鲜局势。
然而除此之外,也还有另外一个不能对秦良玉说的原因。
平壤城攻城战中,戚家军表现的过于耀眼。
正常战役最关键的三步,夺取牡丹峰,登上平壤城,首破南大门,全部由戚家军完成。
包括李如松事前喊出的5000两登城赏银,自然也被戚家军拿到。
李如柏,祖承训,查大寿这几个辽东军出身将领就有些小情绪了。
他们曾经先后私底下找到过李如松。
话里话外的其实都是一个意思,不服气,他们觉得风头都被浙军抢走了。
而朝鲜本来应该是辽东军的主场。
这些人有他的亲弟弟,有的是跟他从小一起长大的李家的家将,李如松也很为难。
入朝讨寇的四万联军来自于各个地方,但最核心的主力还是辽东军。
在一开始,作为全军统帅,李如松一直谨慎的拿捏着分寸,尽量保证不能厚此薄彼。
总不能送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