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亚诺斯小行星带,是迪亚诺斯星系内介于波罗地行星和提丢亚科特行星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由已经被编号的3427456颗小行星统计得到,迪亚诺斯星系内百分之九十五点六七的小行星都在此处被发现。
由于小行星带是小行星最密集的区域,估计位数多达90万颗,这个区域被称为主带。距离迪亚诺斯恒星约为三点一六到四点七八天文单位的空间区域内,聚集了大约九十万颗以上的小行星,形成了小行星带。这么多小行星能够被凝聚在小行星带中,除了迪亚诺斯恒星的引力作用以外,提丢亚科特的引力骑着更大的作用。
小行星带由原始迪亚诺斯星云中的一群比行星微小的行星前身星子形成。但是因为提丢亚科特的行星重力影响,阻碍了这些星子形成行星,造成许多星子相互碰撞,并形成极大量的残骸和碎片。
曼桂耳普通颗粒陨石巨型l6型陨石群便就是这些形成的大量残骸和碎片之中的一个陨石群体。其通常都是由橄榄石、辉石或者二者混合构成,此外也有斜长石、石英、玻璃、陨流铁、金属ni-fe以及这些矿物组合而成。但这些都只是以前的资料,自从盖·弗洛伊德在一块陨石中发现了超科能源矿,相继的宇宙中很多其他地方也都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