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江陵府的浪涛(七千字,求订阅!求月票!)(5/18)
种完地后,已经是傍晚。
天边的火烧云将皇宫的飞檐上的琉璃映照得通红。
赵桓简单粗茶淡饭后,收到了一封密报,是关于南方某些人的密报。
最近几年朝廷不断从西南运粮北上,必经江陵府,所以,滋生了不少民间组建起来的拖运队伍。
为了更方便管理,三年前,朝廷就规定拖运队伍必须以正规的商社形式存在,并且要按照正规的手续缴税。
为了弥补地方官府的运力不足,朝廷也推出了各种政策,有意扶持民间的拖运队伍。
而汪荃,就是借机发家的江陵府富商之一。
汪荃是靖康新政下的一个典型,如果有史学家要翻开靖康新政的种种去写一篇恢弘的史诗,要写的有血有肉,是离不开汪荃这种时代典型的。
他原本是江陵府纪南镇上的一个叫仁义社的大当家。
在宋代,民间是有很多社团的。
后世的日本,许多称呼都是从宋代借鉴过去,例如某某社。
而这个仁义社,只是小地方的一个典型。
靖康三年的时候,因为韩世忠和秦桧在河北路剿匪,惊动天下山贼匪徒,朝廷借势在各地掀起了一阵剿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