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都是正确的。
有朝一日,如果鲁郡公是皇帝,即便他荒淫残暴,也有一大批官员歌颂他。
赵桓平静地看着鲁郡公。
鲁郡公这句话背后其实隐藏了许多信息,例如一百多年过去了,他还在想着认为,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是不是他的父亲告诉他的?
意味着他的父亲也是这么想的。
他的父亲的想法又是谁告诉他的呢?
他的祖父!
如此可以推断,太祖一脉的人,一直都心有不甘,一直都想夺回皇位。
赵桓又看着狼狈不堪的魏县公。
魏县公是魏王赵匡美的后裔,当年赵匡义从赵匡胤那里接过皇位,承诺等自己坐够皇帝位置后,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匡美。
并且,还封赵匡美为开封府知府,相当于准储君!
但后来不但没有传位给赵匡美,还将他流放,逼死他。
魏王的后人,对赵匡义的后人抱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
也觉得皇位应该是他们这一脉的?
是当年赵匡义背信弃义!
这种不甘心,一直流传下来。
大宋的宗室关系错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