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是正史,但是却也颇多的相似之处。关于胶鬲是内应之事,秦云也有十之八九的肯定了。
这也是秦云对历史中牧野之战被吹嘘‘最为正义的一战’嗤之以鼻的主要原因!在后世儒家的传说中,周军“前歌后舞”,没有杀一个人,没有流一滴血,商朝就自行崩溃。在人民的拥戴下,武王登上了天子的宝座,从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天下太平。当然,这样的神 话,在后世仍然一场又一场地上演,不过再也没有像牧野之战这样成功的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牧野之战也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神 秘的面纱。当时的记录下,帝辛尚不失为一个有严重缺陷的英雄人物,然而到了后世,“纣王”却成了荒淫无耻、残暴不仁的昏暴之君,被泼上了越来越多的污水。与之相应,牧野之战这场“血流漂杵”的征服战争,也就成了吊民伐罪的反抗暴政的正义之战。
实际上,出身戎狄的联军进行了长时间的屠杀和劫掠。《逸周书·世俘》记载:牧野之战周武王大获全胜,被杀死的商人有十八万之多,被掳为奴隶的有三十三万。这么大的数量不都是军人,还有有大量的平民,周人还在商人的国土上大肆捕猎,虎、熊、犀牛、鹿等动物仅在武王名下就被猎杀了一万多头,并掠夺了大量的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