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语言:“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讲的是商汤罪己的故事。所以,“罪己诏”的起源,古人认为是从“禹、汤罪己”开始的。
据古籍记载:大禹登上帝位后,有一次,无意中看见了犯罪的人,就伤心地哭了起来,左右问其故,禹曰:尧舜之时,民皆用尧舜之心为心,而予为君,百姓各以其心为心,是以痛之。
禹见民心涣散,深感内疚,认为自己没有当好这个帝王,于是自省自责,主动承担失查和保护的责任。商灭夏后,汤也布告天下,安抚民心,此布告史称《汤诰》。在“汤诰”中,汤检讨了他自己的过错。禹、汤“罪己”,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后来经附会神 化,遂成为后世皇帝效法的“罪己诏”。
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颁布“罪己诏”的人是汉文帝。公元前一七九年,有人建议汉文帝要早立太子,汉文帝不同意,就颁“诏”说:“朕既不德……”意思 是说,如果我现在立太子,就是更加加重了我的不道德。最有名的则是汉武帝的轮台罪己诏,也是历史上第一份内容丰富、保存完整的“罪己诏”。
听到秦云叙说了“罪己诏”的意义后,商容等人顿时心中一阵动摇,却没有一个人开口。在这个时代,人君比之后世还要神 话,不是称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