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孔昆的想法,昭然若揭。
孔昆明明知道李中易的心思,却因难言之隐,而只能继续充当乌鸦的角色。
“皇上的文治武功,只要不是瞎子,一定都看得见。”孔昆略微沉吟了一下,接着又说,“不过,上下几千年以来,读书人皆以孔孟为师,骤然改之,恐怕天下的读书人心存怨怼之心啊。”
这话就说到了点子上了!
李中易和文臣集团最主要的矛盾,其实就是科举考试出题范围的垄断权。
说白了,就是考录官员的标准考纲之争!
继续围绕着孔孟之道出考题,既得利益的文臣集团,必定会持续性的大战优势,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一旦偏离了孔孟之道的考题范围,全天下的几十万读书人,将面临命运的艰难抉择,学杂科,还是继续学进士科,这的确是个要命的大问题!
扩大杂科取士的范围,以其先进性和合理性,肯定是李中易选拔官员的标准改革方向。
新的杂学,和旧的儒学之间,在全天下读书人的心目中,显然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愚山,你可曾想过,靠着儒学,能不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李中易见孔昆依然坚持己见,他不禁有些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