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工匠受了重伤,就是因为没有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办理。
这一次测试火炮,李中易就在现场观阵,谁敢马虎大意?
等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一名工匠举着燃着的信香,将引信点燃。
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轰!”伴随着一声巨响,黑乎乎的铁弹丸随即出膛,风驰电掣一般的轰向了远方的目标。
李中易转动着手里的单筒望远镜,盯着铁弹丸出膛的方向,仔细的观察了一阵子。
铁弹丸并未准确的击中目标,尽管那是一架长十米,宽五米的木架。
滑膛炮的缺点,李中易早就知道,射击的精确度,的确很难掌握。
负责实验的工匠们,将朝后移动了一段距离的青铜,推回原来的位置。
按照标准流程清洗过炮膛之后,工匠们再次装上火药和弹丸,准备下一次的发射实验。
这是李中易刻意做出的实验要求!
哪怕是金属伸展性不错的青铜火炮,在生产的同一批次之中,必须知道最大的发射阀值。
所谓发射阀值,是李中易亲自确定的术语,也就是,一门青铜火炮连续发射的最高次数。
热兵器,不管是枪,还是炮,都有连续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