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口号,成了一句笑话。
一天的比赛下来,一半的人落了败。
晚上,李中易把败方的军官都组织到了一块,进行战术总结,由书吏记录下来,并且整理成册。
李中易只是开头做了一个原则性的讲话,然后,就把讨论权,完全交给了这些败军之将们。
“娘的,高小三,临阵的时候,你缩什么缩?要是真的在战阵之上,老子一刀就剁了你个驴操的……”一听就知道,这是一个粗汉子。
“敌军的长枪兵多,刺的时候,居然分了两层,轮流攒刺。导致我军的刀盾兵,根本没办法靠拢过去贴身近战……”此人说话很有条理,显然读过书,只是,把对手称为了敌军,好象有些不太妥当?
“敌军以刀盾兵在前,长枪兵在后,还有十个人的替补,随时随地可以补上缺口……”
总结会开得很热闹,旁听的李中易,听得津津有味,收获非常大!
李中易没有看过一部兵书,也不懂古代的战争怎么打,也就没有受到任何条条框框的束缚。总之,就一条原则,只要能打赢,怎么搞都成。
第二天,郭怀来找李中易,开门见山地说:“李公,我们弓弩兵,也要搞那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