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说,继续说。”李中易很有耐心的鼓动着杨烈,把他的想法都说出来。
杨烈抓了抓脑门子,腼腆的说:“学生还以为,汉军原本骑兵就少,还要分兵数路,其实是有大问题的。”
李中易眼前立时一亮,当即来了兴趣,于是追问说:“你倒是说说看,问题出在了哪里?”
“学生以为,兵分数路,其实是可行的。但是,兵分出去容易,再想集中起来,却难上加难。”杨烈越说越流畅,越说胆子越大,“老师以前曾经分析过,卫青卫大将军第一出击匈奴的时候,之所以取得斩首七百的战功,根本性的因素,匈奴的主力没有以他目标,又是以多打少,再加上是偷袭战,所以才获得了成功。”
“胡说八道。”有人不顾礼仪的站出来,反驳杨烈的谬论,“想那卫大将军,乃是我汉儿抗击匈奴的盖世名将,岂是你这小儿所能妄议的?”
“张老五,我说的是实情。”杨烈见李中易并没有出言阻止,索性大声加以驳斥,“按照老师以前所言,汉军共分为四部,匈奴的主力一直盯着李广的区区万余兵马,以多击少,又断了粮道,李广安能不败?卫大将军第一次出战匈奴之时,不过是运气甚好罢了……”
撇开民族情绪,英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