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也没多少兴致,召见一个海外的蛮夷。
在柴荣看来,可以从东北部威胁到契丹的高丽国,比甚少耳闻的所谓倭国,要重要许多。
平定高丽国之后,柴荣将来北伐契丹。又多出一条战略性出击路线,这个才是李中易封侯的最主要因素。
“范相公。李无咎的新职,政事堂应该议好了吧?”柴荣忽然扭头问站在最前排的首相范质。
李中易一听这话,心里也就明白了,大麻烦来了。
从李中易获得大捷,到率军抵达开封,至少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可是,朝廷目前对他的封赏,仅仅只确定了一个虚头巴脑的侯爵而已。
可想而知,朝中的重臣们,对于李中易应该升任的新职,一定分歧异常严重。
“回陛下,臣等公议,李中易善于理财,应是三司副使的最恰当人选。”范质看似在表扬李中易的长处,实际上,却有意无意的忽略掉了他同样擅长带兵打仗。
李中易的心里却基本有了底,相公们是想拿掉他的兵权,给一点点财权,由此可见,政事堂的宰相们为了安排好他的新位置,确实煞费了一翻苦心。
三司副使虽是差遣,在朝中的地位却不低,必须由正五品以上的升朝官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