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臣子的,也必须表明立场才有可能顺利过关。
“陛下指哪儿,微臣就打到哪里。”
面对足智多谋,又擅用帝王心术的柴荣。李中易觉得,以不变,应万变。才是上策。
“嗯,朕来京兆府之事,时日一长,消息必然走漏。所以,进兵夏州之计,必须早行。”柴荣叹了口气说,“如果不是需要统筹大军。朕真希望和你一起驰骋大漠,渴饮虏血。”
李中易心里多少有些得意,想当初在朝堂之上。那一曲慷慨激昂的《满江红》,博得了多少赞誉?
柴荣的骨子里,确实是个反虏主义者,不管是西虏还是北虏。柴荣一概看不顺眼。必欲除之后快。
自秦皇建立郡县制度以来,天下一统方为至尊的观念,已经深入历代雄主的骨髓之中。
远的有秦皇汉武,近的有唐宗,再近千年以上,还有毛太祖!
儒家思想纵有许多糟粕,可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教化之功,确实善莫大焉。
话说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如果没有这种大一统思维的激励,近代中国早就在列强的欺凌之下,四分五裂,则永无崛起之日矣!
“陛下乃是万金之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