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
当然了,食肉为主的契丹一族,异常需要南方汉人所种的茶叶。
大汉族思想浓厚的历史学家,把辽、金和宋并列,实际上,这种搞法很有些无耻。
契丹立国,早于北宋几十年,疆域比赵宋大得多,军事力量比赵宋强得多,赵宋居然成了历史正朔,实在是有些可笑。
不过,李中易喜欢这种无耻,异族的历史,不过是浩荡历史大潮的一股支流罢了!
周道中关于俘虏的问题,李中易其实早有盘算。契丹人一直有交换和赎买战俘的传统。
在大草原之上,部落之间的战争,其实相当频繁。他们为了一个美女,一片好牧场。随时都可能大打出手。
在无法一口吞掉对手的时候,彼此之间,利用交换或赎买战俘,作出关系缓和的假相,其实是理性的选择。
李中易横扫了榆关以西的契丹人军队之后。抢到手的战马,相当多。
但是,大周水师的运载能力,实在是不堪重负,于是,怎么将这么多的上好战马,运回大周,便成了李中易需要着重考虑的大问题。
大周帝国的军中,从来没有交换战俘的思想。身为帝**人,如果被敌军俘虏。必定会是影响终身的奇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