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之手!
千年之后的政治家,或是政客们,都懂得一个基本道理: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老革命始终会遇见新问题!
等杨炯草拟了敕牒和堂贴之后,范质进宫拜见了符太后,不大的工夫,就带回了允可的旨意。
至此,范质的战略性安排,已成定局。李中易这个实力最弱的藩镇,反而因为范质对韩通和赵老二的忌惮,摇身变为大周的南征军统帅。
根据范质的安排。赵匡胤为北征军都总管,率领所属的精锐禁军以及韩通手下的四万兵马。合计七万军力,奔赴河东,阻截契丹和北汉的联军东进或南下。
韩通则暂时接任京兆府尹,率军四万,扼守于蜀地进中原的要害关口,以防不测。
很可惜,因为李中易擅长以弱胜强的盛名在外,范质仅仅只给了他四万兵马。不过。为了调动李中易出京,范质也没敢把事情做绝,羽林右卫以及非常惹人厌烦的党项骑兵教习们,也都派到了李中易的麾下。
一般情况下,兵马未动之前,应该粮草先行。
只不过,由于北方的紧急军情,不断的传回来,所以,赵匡胤的兵马。最先动身,日夜兼程的赶往河东。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蜀军要想